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7-15 15:25:25 浏览:次
一、总体要求:
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体会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供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塑造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悦纳自己的性别,正确面对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反应,正确对待性意识,了解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二、自我认识教育:
认识自己的基本特征,逐步发展主体与自我意识;了解关心自己身体的变化,能以自然、良好的心态适应和处理身体发生的变化;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有点、不足和独特性,悦纳自己,包容他人;逐步发现、了解和体验自己情绪、情感的变化,提高初步控制与调节情绪的能力;增强对行为的判断力,能初步约束自己的言行,有一定的自控力。
三、学习能力教育:
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克服厌学心理;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自觉、认真的学习习惯,按计划初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听课时能集中注意力,学会预习、复习,形成初步的自学能力;有探索事物的欲望,乐于表达与表现自己的想法、意见和观点;能正确地对待考试及学习成绩,培养对毕业升学的向往和进取态度。
四、人际交往教育:
乐于与身边的同学、老师沟通、交往,不胆怯,不封闭,能倾听别人的谈话,能在活动中于人合作,尊重伙伴,初步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学会从他人角度想问题,能对他人同情、谅解;学会自己处理与同学交往中的矛盾与挫折;建立集体意识,有初步的集体归属感。
五、社会适应教育:
能发现、了解自己身边学习、生活环境的主要与明显变化,关心自然环境的变化;能较快地熟悉周围的人和事,容易融入新的集体,熟悉新的生活;适应班级与学校环境,与同学、老师建立自然、正常的适应关系;懂得和遵守基本的社会生活规则,亲近社会生活;对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有向师长求助的意识,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性心理教育:
了解其成长阶段性心理特点和自我调适方法;悦纳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了解男孩女孩两性的心理差异,加强男女生之间的理解、沟通、合作与互助的意识;认识本年龄阶段正确的性角色内容和性角色的行为规范;学习适合本年龄段与异性交往的方法与礼仪。初步理解性器官在人生中的意义;识别性骚扰与性侵犯行为,提高预防意识,初步掌握防范性骚扰及保护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