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理论
了解埃博拉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24 09:57:34 浏览:次
埃博拉病毒病(以往称“埃博拉出血热”,以下简称“埃博拉”)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基于现有证据,人们认为果蝠(狐蝠科)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该病可侵犯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人类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病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经皮肤、呼吸道或结膜感染,所有年龄均易感。疫情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埃博拉潜伏期为2至21天。在发热前不具有传染性,只要血液和分泌物中含有病毒,随着疾病进展传染性增加。临床症状为突然发病,表现有发热、极度虚弱、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等,数天后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皮疹。严重病例可出现无黄疸型肝炎和胰腺炎,及轻重不一的出血倾向。
出现疫情时,医务人员、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为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该病病死率高达50%至90%。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主要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