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控烟条例推动全面控烟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01 14:29:14 浏览:次
国务院法制办24日公布《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第一部禁止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部分室外区域吸烟的全国性法规,这个送审稿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最严控烟条例,接轨国际公约
专家认为,这一条例一旦出台,将是中国控烟工作的一次巨大进步,在许多方面实现了一步到位。
首先,控烟立法将从地方层面上升至国家层面,覆盖全国控烟立法盲区,有力推动控烟进程。
其次,在控烟范围上实现了一步到位。规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高等学校的室外教学区域,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烟……
另外,新规还规定了考核制度和经费保障,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公共场所控制吸烟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绩效考核”等。
烟民队伍庞大,监管难度增加
送审稿公布后,有关专家和公众担忧,一些实际困难可能会阻碍这一法规的顺利实施,决策者需要有充分考虑,做好相应的制度设计。
一是全面实施公共场所禁烟规定,可能会受到烟民抵制。一些烟民认为,吸烟也是一项权利,今后规定很多地方不能抽烟,还要求机关公务员等人群带头禁烟,是不是侵犯公众吸烟的权利;况且这么大的烟民群体,如何实现监管呢?
二是特殊人群吸烟行为如何监管。送审稿规定,各单位负责人一把手是本单位控烟工作第一责任人。然而,一些机关公务员告诉记者,虽然中央要求领导带头禁烟,但是有的领导在自己办公室吸烟,下属在场谁敢说不让领导吸烟?
三是执法难题如何解决。专家认为,未来的主要困难是执行,由谁来监管?是一个部门监管,还是多个部门共管?目前来看主要采取的是间接管理,由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对吸烟者进行制止。
然而,由于种种限制,目前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管能力也覆盖不到所有区域和行业,部分学校、医院和大部分中小餐馆、宾馆仍旧是监管难点。一些执法人员表示,现实执法并不是那么简单,只能一步步推进,协调其他部门也不是那么简单。